靜電紡絲裝置可用於制備20-1000nm直徑的超細纖維. 納米纖維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積,超細的直徑,以及極大的孔隙率. 超過100餘種聚合物都可經由該設備制備納米纖維. 例如:PEO, DNA, PAA, PLA, 以及蛋白質,骨膠原等,還包括一系列有機物如尼龍,聚酯,亞克力,PVA, PS, PAN, 縮氨酸, 纖維素等。靜電紡絲的輥輪個頭通常不大,通常在100*100mm或更小。采用電磁加熱的小羅拉,能給靜電紡絲生產提供有效可靠的熱源保證。
靜電紡絲就是高分子流體靜電霧化的特殊形式,此時霧化分裂出的物質不是微小液滴,而是聚合物微小射流,可以運行相當長的距離,最終固化成纖維。
靜電紡絲是一種特殊的纖維制造工藝,聚合物溶液或熔體在強電場中進行噴射紡絲。在電場作用下,針頭處的液滴會由球形變為圓錐形(即“泰勒錐”),並從圓錐尖端延展得到纖維細絲。這種方式可以生產出納米級直徑的聚合物細絲。
靜電紡絲並以其制造裝置簡單、紡絲成本低廉、可紡物質種類繁多、工藝可控等優點,已成為有效制備納米纖維材料的主要途徑之一。靜電紡絲技術已經制備了種類豐富的納米纖維,包括有機、有機/無機複合和無機納米纖維。然而,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制備納米纖維還面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。首先,在制備有機納米纖維方面,用於靜電紡絲的天然高分子品種還十分有限,對所得產品結構和性能的研究不夠完善,最終產品的應用大都只處於實驗階段,尤其是這些產品的產業化生產還存在較大的問題。其次,靜電紡有機/無機複合納米纖維的性能不僅與納米粒子的結構有關,還與納米粒子的聚集方式和協同性能、聚合物基體的結構性能、粒子與基體的界面結構性能及加工複合工藝等有關。如何制備出適合需要的、高性能、多功能的複合納米纖維是研究的關鍵。此外,靜電紡無機納米纖維的研究基本處於起始階段,無機納米纖維在高溫過濾、高效催化、生物組織工程、光電器件、航天器材等多個領域具有潛在的用途,但是,靜電紡無機納米纖維較大的脆性限制了其應用性能和范圍,因此,開發具有柔韌性、連續性的無機纖維是一個重要的課題。
靜電紡絲廣泛的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、氣體過濾、液體過濾及個體防護領域、能源、光電、食品工程等領域。
細旦絲線的牽伸,因不同材質纖維會有不同的工藝溫度,以達到纖維分子鏈取向定型的要求。靜電紡絲中應用到的小型的導絲輪,采用常規的加熱方式很難達到溫度的精准性及溫度控制的及時響應,會存在溫度控制不准及嚴重滯後的問題。
采用電磁加熱輥,能夠解決現有靜電紡絲中存在的工藝溫度穩定性的問題。為高精密的絲線纖維提供有效保障。
輥體規格 | Φ80~100mm×100~150mm |
輥體材質 | 45#鋼 |
輥面鍍層 | 鉻 |
粗糙度 | Ra≦0.4 |
跳動 | ≤0.05/span> |
工作區溫度梯度 |
±1~2℃ |
加熱功率容量 |
0.8kVA |